两次炸坝失民意,乌军反攻斩收获,俄军防御
近日,俄罗斯不断说出乌军将有大反攻。6月6日乌克兰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到破坏,大坝溃决,引发大面积洪水。堤坝决口导致乌南部赫尔松部分地区遭受水灾,殃及逾4万百姓。事发后,俄乌互相指责对方为“幕后黑手”,均发声否认是本国所为。俄罗斯将大坝溃决归咎于乌克兰军队炮击,乌克兰及其盟友则认为是俄军炸毁大坝以延缓乌的反攻行动,乌总统泽连斯基还声称“必须将俄军从乌克兰的每一个角落赶出去,连1米都不应该留给他们”。
目前当地洪水升至顶峰,乌方已召开会议安排救援,紧急疏散当地居民,泽连斯基在第一时间亲赴灾区,视察灾情,指导救援,无数志愿人士乘小船,救生艇等帮助老人,小孩撤离灾区,甚至连一些因水灾而无家可归的动物,也被乌方救援人员救走或投喂食物,尽量减少乌克兰人民损失。而俄方的救援反应却相对迟缓。
卡霍夫卡水电站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该水电站建于上世纪50年代,高30米,长3.2公里,水库容积18立方千米,是第聂伯河水电站中的最后一站,位于乌克兰南部的赫尔松州,为欧洲最大的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和克里米亚半岛提供水源。俄乌双方均将其视为战略要地,在去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爆发时,俄罗斯抢先控制了该水电站。大坝属水泥重力坝,乌克兰没有重型导弹,航弹,而一般的重型火炮无法对坝体造成损伤,也只有从体内部的薄弱环节,发电机房进行内部爆破,才会造成如今这么大的破坏,而溃坝的地方正属于俄罗斯控制。面对此次溃坝造成的人道和环境灾难,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俄方摆脱不了最大嫌疑。
同时,俄乌南线大决战战局突变,乌军在过去24小时连续夺取7座村镇。在扎波罗热州大诺沃西尔卡战场,乌军突然发力连续夺取扬斯库赫洋、斯托热夫、布拉霍达尼、马卡里夫卡、斯塔诺奈尔斯克、列瓦尼和乌罗扎因等7座城镇,在奥里基夫战场方向,乌军仍然在战略重镇托克马克与俄军王牌精英部队第58集团军持续交战。
俄乌南线战况突然出现大变化,俄军已经放弃第一线阵地,撤退到马卡里夫卡-尤诺扎伊尼一线正在与乌军进行激战。比较亲乌克兰的媒体认为,乌军在扎波罗热前线取得了还不错的进展。亲俄罗斯媒体则认为,现在战斗才刚刚开始,乌军大的攻势还在后面,在扎波罗热方向,乌军只动用了20%的预备役投入战斗。到7月初,将会是乌军全力进攻发动总攻的时刻。
但是,从我们分析来看,乌军的攻势确实有进展,但是也损失很大。现在在这一方向,乌军又在发动新的攻势,俄军开始收缩防御撤向主要防线。预计这个星期,乌军就有可能开始攻击俄军第三道核心阵地。为阻挡乌军攻势,俄军已经再次炸开莫克里耶利河大坝,以阻止乌军的快速突破。
以上情况明显看出,俄军炸毁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赫尔松俄控区俄军第49集团军和海军陆战队才有机会被抽调出来增援扎波罗热前线。乌方囯防部副部长马尔亚尔表示,正因为俄军炸毁军了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导致第聂伯河出现洪水,导致乌军无法渡河作战。因此,俄军才能够将赫尔松可用部队抽调出来到扎波罗热参战。俄军两次炸坝,一方面面对乌方反攻做充足准备,南方炸坝作用明显,阻滞乌军,另一方面扎波罗热,顿涅次克南方和北方部署三道坚固防线,加以各种反坦克地雷,有效阻滞乌军反攻。但乌克兰特种部队和游击队正在俄军控制区展开破交战。克里米亚和扎波罗热都有铁路被炸。长期的交战也激发了俄控区百姓厌俄,反俄的情绪,纷纷援助或加入游击队,使俄占领区人心惶惶,俄士兵们面对乌方越打越勇,武器越打越强,也产了厌战心理。
从6月5日,乌军南线反攻开始近一个星期,乌军几乎是毫无进展。在俄军地雷阵,反坦克导弹,武装直升机和远程火箭炮联合绞杀下,损失惨重。乌军20%的豹2坦克和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都已经被俄军摧毁和击伤。但是,乌军在6月11日,突然从巴赫穆特抽调了一批老部队,包括国土防御第旅,国民警卫第1旅等部队进入战场。这些百战乌军虽然在巴赫穆特打了败仗,但是还是比北约全训乌军新兵更具有战斗力。由于前期乌军豹2等重型坦克开路,发射高爆排雷锁清除路障,损失了不少坦克,夜睌乌军利用夜视装采用步兵战术,以各个步兵排为单位发动攻势。而且先打阵地两翼,攻击俄军反坦克导弹小组。以及包抄中间地带的俄军阵地。乌军增援部队让步兵小组在前线附近就离开装甲车,单纯靠两条腿完成渗透攻击和侦察。再辅以精确炮弹攻击,打破俄军防御,因此,就被乌军增援部队24小时打穿第一道防线,丢掉4个村镇。
乌方扎鲁日内,西尔斯基沉着应战,一手俄自由军于攻入别尔哥罗德洲,引发俄内战,反普京反对战争思潮引发俄内乱。一手南北包抄巴赫穆特,吓得瓦格纳军慌忙撤退换防,抓俘埋雷俄旅长。另一手多点进攻,寻求一点突破,全力进攻穿插的苏式打法也让俄军胆颤心慌。反观俄军重视乌军,炸毁打坝,以水代军,全力防守扎波罗热以防切断南北大陆交通线和顿涅茨克南线,仗打得有张有弛,灵活自如,没有出现哈尔科夫式的大撤退,实属难得。但两次炸坝,失了民心,失了道仪,以后的仗会越久越不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