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收出6连阴到了抄底时机没
来源:大宗内参
作者:夜星辰
春节以来白糖价格持续走软,近期在低位白糖又出现了6连阴,那么下方空间有多大,抄底的机会到了没有?本期圆桌解盘大宗内参邀请到了中信建投研究员吴新扬、中原期货分析师王伟、东吴期货研究员郭大顺、方正中期研究员张向军共同来解读一下白糖后市走势,看看他们有没有分歧。
大宗内参:近期白糖市场持续疲软,主要原因是什么?
吴新扬:近期内外糖价持续走低,并延续弱势运行,主要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势头和原油价格战的背景下,市场对未来糖市供需预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新冠疫情最显著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平衡表上的需求端。逻辑上,随着传染性疫情扩散,多国政府要求居民保持社交距离,建议多居家,少外出,大幅降低了经济活动,软商品需求和经济宏观环境息息相关,经济环境不佳必将影响消费。从国内三月产销数据来看也可以证实这一点,此外,也有相关国外机构开始调减19/20年度全球消费。这一部分消费的缺失是不可逆的,未来随着全球疫情的延续,缺失的消费可能延续。
当然,对于白糖来说,最主要的行情驱动在于供应端。虽然在疫情影响下,不少农业种植园出现停工的情况,大部分国家政府也建议居民保持社交距离,但实际对于甘蔗种植、糖厂生产影响有限,近期印度政府也逐渐开始解封农业生产活动。相比之下,原油价格战的影响更大,在油价暴跌之后,巴西乙醇较食糖的比价也出现崩塌,意味着对于进入新榨季生产的巴西糖厂而言,生产食糖的利润反而大于乙醇,制糖比提高的预期也重挫国内外期糖价格,市场认为,19/20榨季减产带来的巨大缺口将被巴西的增产所弥补。
王伟:近期国内外市场疲软,一方面宏观系统风险,另一方面糖市基本面疲弱。全球疫情仍在发展,日新增病例在高位徘徊,还不能确定达到拐点。原油减产不及预期,油价下跌利空商品市场。基本面上,因疫情导致的全球消费受损失,供需结构由短缺到平衡或过剩,国际分析机构下调/20年度全球消费量,下调供给缺口,同时上调/21榨季全球过剩量。巴西新榨季开榨,新榨季糖产量预估增万吨左右,原糖基本面偏空。
国内本年度消费减幅或大于产量减幅,减产的利多效应递减。3月份销售数据和含糖食品生产情况显示,疫情影响消费。同时适逢节后消费淡季,内外价差扩大抑制国内价格。所以,内外糖市走势偏弱。
郭大顺:近期白糖市场持续疲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沙特、俄罗斯原油价格战,国际原油暴跌带动巴西国内乙醇价格下跌,以目前圣保罗州的乙醇价格去换算折糖价大该8.8美分/磅,低于原糖价格,从而使得市场担忧巴西将在/21榨季大幅上调甘蔗制糖比例,如果巴西上调10个百分点的制糖比,那基本可以填补本榨季由于印度、泰国减产带来的供需缺口;第二个原因,巴西雷亚尔持续贬值,年一季度,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贬值了近30%,雷亚尔贬值将使得巴西出口成本大幅下降,进一步加速了糖价的下跌;第三个原因,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不管是糖的消费也好还是包括燃料乙醇在内的能源消费也好,都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张向军:消费处于淡季,餐饮、旅游等行业尚未恢复正常,学校复课缓慢也影响食糖消费。
大宗内参:未来白糖市场有哪些看点?供需情况会出现哪些变化?
吴新扬:最主要的看点还是在于疫情发展和原油价格走势对制糖比预期的改变。前面提到疫情对需求端的影响,如果全球疫情没有得到控制,或者再次爆发,食糖消费萎缩的情况还将出现。不过疫情可能是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非专业人士,笔者不敢妄言。
唯一具有判断意义的,在于原油价格和巴西实际制糖比上。目前巴西才刚刚开启新榨季,市场价格却已经在原油大跌之后打足了食糖增产的预期,而一旦增产不及预期,糖价可能走出修复跌势的反弹行情。能够出现大幅反弹,更多在于原油能否在漫漫几个月巴西生产季中保持低位,以及雷亚尔和美元的关系,夜长梦多,需走一步看一步。此外,糖醇价格大跌也对巴西糖厂造成双杀,资金链吃紧下,糖厂可能更多倾向于生产国内消费的乙醇而非国际出口的食糖,这也是制糖比不及预期的关键点。
此外,全球市场才摆脱白糖熊市,糖料种植业、制糖业的利润有限,持续性的低价糖对供应端带来影响也不言而喻,减产的进程虽然可能暂停,但仍会到来。
王伟:对于原糖来说,4月开始的巴西新榨季食糖产量预计增加,4-6月原糖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