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西门村的产业富民路
本文转自:天山网
5亩葡萄地,一年保底收入四万元。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别人想的是如何把葡萄卖个好价,阿不都热西提·克然木却选择了送人。这是为什么?
“葡萄负责引客,我这里主打农家乐和民宿,哪怕在淡季,一个月最低也能赚元,你说算不算丰收?”阿不都热西提手指葡萄园说,“这两年来体验采摘的人越来越多,要是玩累了,这里还有民宿。”
近年来,新城西门村主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一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小葡萄成就绿色大产业
“今年又是个好收成,葡萄能卖个好价钱!”年9月11日,正在采摘葡萄的村民沙拉木·买力克笑得合不拢嘴。在他身后是成片的葡萄地,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惹人喜爱。
沙拉木算了一笔账,他们家种植了5亩葡萄,一亩地的纯利润在元以上,一年能赚四五万元。“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沙拉木说,这得益于科学种植。
优质的葡萄种出来了,销路怎么保证?
“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新城西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茹克力·买买提介绍,为最大限度保障农户利益,公司以保底价收购葡萄,确保农户的收益不减。
除了葡萄种植外,村里还在积极探索向葡萄上下游产业发力。
“一公斤鲜食葡萄卖7.5元,四公斤是30元;四公斤鲜食葡萄可以制成一公斤葡萄干,价格在15元左右。鲜食葡萄的收入是葡萄干的2倍,而且省去了制干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沙拉木说,现在村里种鲜食葡萄的农户越来越多了。
新城西门村大力发展生态循环葡萄产业,旨在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葡萄产业,走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不只是葡萄能够卖钱,曾经废弃的葡萄叶如今也成了村民致富的宝贝。”新城西门村党支部书记艾斯卡·买买提介绍,有公司收购葡萄叶作为烹饪材料出口希腊及中东一带。
出售葡萄叶会不会影响来年的收成?
沙拉木说:“只要按照要求采摘叶子,不仅不影响葡萄果实的生长,一亩地还能额外增收不少。”
过去,每年冬季修剪下的葡萄废枝让葡萄种植户头疼不已。如今通过秸秆堆肥还田,将葡萄废枝制成有机肥,不仅有效解决了葡萄废弃枝条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保障了土壤肥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促进葡萄品质再提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小葡萄,新城西门村把它做成了绿色大产业。
小鸽子变身致富“金鸽子”
“这可是我的‘宝贝’,可别小看这些小东西,它们一年可以给我带来5万元的收入。”年9月11日,新城西门村养鸽能手吐尔地·热合木力在自家鸽棚,一边为鸽子投食,一边指着鸽棚里的单头红说,这一只就可以卖元。
“多亏村干部‘吵架’,我们才有了致富的‘金鸽子’。”吐尔地说。
吐尔地说的“吵架”,指的是年初的一次村委会会议。会议议题是“人多地少、葡萄价格不稳定,干什么可以让村民稳定增收?”
“养鸽子。省事,早晚喂一次就可以;不占地方,只要在房顶建个鸽圈就行;成本低,一只鸽子一天的成本只要一毛钱;回报高,一对鸽子年收入元;村民喜欢,有养殖传统……”“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吐鲁番市鸽子协会会长杨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依靠养鸽致富的艾斯卡马上表示赞同。
可也有人心存疑虑:“艾斯卡是老手,他能行,不一定我们也行。”“鸽子生病了咋办?卖不出去咋办?”
……
经过反复讨论,茹克力一锤定音:“干”。
成立吐鲁番市西域红宝养殖合作社,修建种鸽基地,集中引进种鸽优化繁殖,统一销售,开展养殖技术培训,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