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眼中的死神镰刀俄罗斯SS27,

俄罗斯陷入危机,普京便会下令这支部队进入一级戒备。

自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北约和俄罗斯围绕着乌克兰问题多次剑拔弩张。

每当局势紧张时,俄罗斯的战略导弹部队就会高调宣布战备,此举一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瞬间就会偃旗息鼓。

美国为什么这么害怕俄军导弹部队?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俄军战略导弹部队的这张王牌。

(SS-27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

1

“白杨M”并非“白杨”

年,俄罗斯在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阅兵式上展出了一种全新的洲际弹道导弹——RT-2PM2“白杨-M”。

北约将其代号命名为SS-27“镰刀B”,顾名思义,在美国眼里这种导弹就像是收割生命的镰刀。

这种导弹自年服役以来,就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中,年红场阅兵是该导弹的首次亮相。

在此前,俄罗斯对外展出的一直是“白杨-M”的前辈——RT-2PM“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25。

别看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但性能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SS-25白杨洲际弹道导弹)

“白杨M”与“白杨”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相较于后者在射程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同样搭载一枚1.2吨重的核弹头时,“白杨”的射程大约是公里,而“白杨-M”则能达到公里以上。

更远的射程,让“白杨-M”在从距离边境更远的内陆深处发射时仍然能够做到覆盖美国全境。

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美军使用B-2轰炸机等隐身力量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时被摧毁,从而丧失核反击力量。

为了实现这一点,“白杨-M”做出了许多方面的改进。

(白杨与白杨-M对比)

首先“白杨-M”全方位的增加了导弹尺寸。

虽然两者的基本设计没有本质上区别,都是三级固体推进器、一个末助推级加上一个再入载具的组合。

但是在长度上,“白杨-M”却从“白杨”的19米增加到了22.7米,这也就意味着“白杨-M”的每一个助推级,都要比“白杨”长那么一些。

除此之外,“白杨-M”的三个助推级的芯级宽度,也从“白杨”一级助推器的1.8米、二级助推器的1.55米、三级助推器的1.34米,分别增加到了1.85米、1.61米和1.58米。

从观感上看,“白杨-M”要整整大了一圈,从发射重量上看,“白杨-M”的47吨也比“白杨”的35吨大了许多。

尺寸上的不同,是造成“白杨-M”射程增加的主要原因,但“白杨-M”的射程改进却也不止于此。

(发射中的SS-25白杨)

除了尺寸以外,弹体材料上的进步也十分重要。

苏联从很早开始,就大范围地应用了非金属材料制造弹道导弹的壳体。

比如“白杨”的第一级助推器和第二级助推器,就都使用了玻璃纤维制作圆通壳体,即使是对强度要求更高的首尾封头,也使用了比传统锰钢合金性能更好的钛合金材料。

而白杨的第三级助推器,则直接使用了当时十分前卫的技术——芳纶纤维进行制造。

芳纶纤维的强度是钢材的五倍,但是重量却仅有钢材的1/5。

这种材料的应用,能够大大减轻导弹壳体的重量,从而能够在火箭推力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加速度。

而到了“白杨-M”,俄罗斯芳纶纤维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进一步提高,因此就连直径更大的一、二级助推器壳体,也全部使用了芳纶纤维。

增加导弹体积、减小壳体重量。

这样两种改进设计让“白杨-M”弹体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推进剂,干质比也得到了提高,因而在发射时能够获得更大的总冲,达到更大的关机速度。

由于弹道导弹的大部分弹道,都是在依靠火箭助推器提供的惯性走抛物线,所以导弹的关机速度也就直接决定了其最大射程。

比如“白杨”的关机速度就约为m/s,相当于海平面声速的20.5倍。

而“白杨-M”的关机速度则能达到m/s,在白杨的基础上增加了m/s,达到了海平面声速的21.5倍。

关机速度增加,射程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射程的提高,又会让“白杨-M”的发射安全得到进一步保证。

除了射程以外,“白杨-M”也做了许多其他方面的改进。

2

分导弹头,超高精度

RT-2PM2“白杨-M”实际上是俄罗斯第一款拥有分导弹头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

“白杨-M”除了能像“白杨”一样,搭载一枚爆炸当量等于55万吨TNT的核弹头外,还可以换装分导弹头。

其直接使用了与RSD-10远程弹道相同的分导弹头,该弹头能够搭载3枚爆炸当量等于15万吨TNT的核弹头。

“白杨-M”的两种不同弹头搭载方案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打击模式。

当目标是美国军用设施如地下指挥掩体时,就可以搭载一枚大当量弹头进行攻坚作战,当目标是美国的工业区或城市时,就可以搭载三枚分导的弹头增加打击覆盖面积。

这样的设计大大的增强了“白杨-M”对不同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除了增加了分导模式,俄罗斯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院还使用了一项新的制导技术来提高“白杨-M”的打击精度。

(白杨-M的分导弹头)

年服役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由于研发年代过早,所以仍然以惯性制导为主要的制导方式。

惯性制导装置中的陀螺仪可以测量导弹当前飞行的方向,而加速度计则可以测量出导弹当前的加速度。

通过这两个数据,弹载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导弹的弹道是否偏离设定并做出相应修正。

但是这种制导方式的精度非常差,因为陀螺仪与加速度计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机械误差,而在导弹飞行的过程中,这些机械误差会不断累加。

因此,“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在飞行公里后,落地点的圆概率误差会达到约米。

(陀螺仪与弹载计算机)

而“白杨-M”,则伴随着俄罗斯“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建立,首次增加了卫星制导模式。

在年,俄罗斯投资了30亿美元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并终于在年时实现了10颗卫星组网的目标。

几乎是同期研发、服役的“白杨-M”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卫星制导的可能性,故而提前留出了安装卫星导航终端的冗余空间与电子接口,并在后续生产中安装了卫星制导终端。

得到了卫星制导的加成后,“白杨-M”的圆概率误差缩减到了米以内,大大提高了打击精度与效率。

但“白杨-M”最令美国害怕的,却不是它的射程和精度。

3

机动发射,无处可循

如果与俄罗斯的其他洲际弹道导弹比如R-36M“撒旦”和RS-28“萨尔马特”相比,“白杨”兄弟两个无论是在射程上还是在投掷能力上都不算突出。

比如“撒旦”就可以在投掷10枚75万吨TNT爆炸当量的核弹头时,达到1.6万公里的射程。

但不论是“白杨”还是“白杨-M”,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可以使用TEL车运载并机动发射。

这才是让美国最为害怕的一点。

(萨尔马特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

像“撒旦”、“萨尔马特”这样的导弹,它们为了达到更远的射程和更大的投掷重量指标,而使用了比重更大的液体燃料。

但是液体燃料却有着不易保存以及事故率偏高的特点,因而只能储存在地下导弹发射井中精心维护。

由于地下导弹发射井的位置相对固定,所以在战争中非常容易遭到敌军先发制人的打击。

因此前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就都开发了大量能够使用TEL车搭载的固体燃料弹道导弹。

那么什么是TEL车?

(SS-18撒旦液体燃料导弹)

TEL,是Transport运输-Erect起竖-Launch发射三个词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它一般由一个一体化越野底盘为主体,这个底盘一般采用多轮设计,并且每个轮子都有独立的变速、悬挂系统。

因而,TEL车具有非常好的越野能力,当TEL车搭载了洲际弹道导弹后,就能够在无依托的野战环境下独立进行发射作业。

使用这种导弹发射载具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可以不停机动,躲避美军卫星的侦察,让美军无法提前获知导弹发射车的位置。

第二是即使美军定位到了发射车,TEL也可以利用自身机动性能优异的特点,在敌方核武器落地前离开杀伤范围。

述(最多18字

(MAZ-型TEL车)

“白杨”和“白杨-M”使用的都是这样的TEL车。

其中白杨使用的是MAZ-型TEL车,这种车辆使用14×14底盘,既14轮14驱动底盘。

不过,MAZ-型底盘的性能并不算特别优越,在俄罗斯研发了体积和重量都更大的“白杨-M”后,这种TEL车就有些不堪重负了。

因此,白俄罗斯明斯克汽车制造厂后来又专门为“白杨-M”型洲际弹道导弹研发了MAZ-型TEL车。

这种新型TEL车采用了16×16底盘,性能较上一代TEL车有了很大的提升。

大量装备这种由TEL车搭载的洲际弹道导弹,让俄罗斯战略打击部队拥有了很强的二次核反击能力。

4

白杨-M已然落后?

“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可以说是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地看家法宝之一,也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基石。

这种导弹的服役时间已经超过了20年,生产数量也不小。

根据俄罗斯官方披露,截至年,俄罗斯已经部署了近80枚“白杨-M”弹道导弹,其中60枚井基固定部署,20枚使用TEL车机动部署。

最新的数据更是显示“白杨-M”的部署数量已经过百。

仅这些“白杨-M”所搭载的核弹头数量,就可以与英国、法国各自的核武库总量相比。

不过“白杨-M”并不是俄罗斯最先进的机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SS-29亚尔斯发射车外观上其实与白杨M无区别)

仅仅在“白杨-M”亮相的五年后,俄罗斯就又在年的胜利日阅兵上展示了一款更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

它就是RS-24“亚尔斯”。

这型导弹相比“白杨-M”来说,其射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达到了1.1万公里。

更为恐怖的是,“亚尔斯”的投掷重量也增加了25%,从1.2吨增加到1.5吨。

这就使得亚尔斯可以一次性搭载4枚爆炸当量20万吨的分导弹头以及4枚诱饵弹。

其制导方式也在“白杨-M”的惯性制导与卫星制导基础上增加了星光制导,形成了三种方式联合的制导模式,因而拥有了更高的打击精度,圆概率误差减小到了米以下。

(SS-29)

不过RS-24“亚尔斯”的装备数量并不太多,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情况,自9年亚尔斯服役以来,每年平均的交付数量一般只有两枚左右。

因此,俄罗斯当下陆基二次核反击主力,仍然是“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它与俄罗斯的其他各型弹道导弹一起,构成了俄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核威慑能力。

正式依托与数量庞大的洲际弹道群与核武库,俄罗斯才得以在西方国家的围堵下生存下来,并时不时的打出一记反击。

比如今年的2月28日,在乌克兰冲突中,俄罗斯面对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武力介入风险,就再次祭出了战略导弹部队这张王牌,迫使北约国家不敢武力介入。

这也警示我们,国家的发展,一定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后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3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